记者 刘琼艳
她,妙手仁心,手中“诞生”过无数新生儿;
她,大爱无疆,两次援非,将爱撒播在非洲大地。
她就是程丽,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,2019年一季度“潜江好人”。
2015年,作为湖北省第24批援阿医疗队员,程丽远赴非洲阿尔及利亚巴特拉省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,从事为期两年的妇产科临床和代教工作。2019年,她再次远赴非洲,为当地病患保驾护航。
7月5日,记者来到市妇幼保健院时,程丽早已出发到阿尔及利亚,她的两名同事接待了记者。
“这次去非洲,我们都不同意,劝她早点完成人生大事。”同事12年的妇产科医生姚静说,一次援疆,两次援非,程丽把青春最美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医疗事业,却错过了成家的最佳年龄,着实让人心疼。
“端午节时,我发了个朋友圈,说医院来了一位梅毒病人,四个医生全副武装才完成了手术。”姚静说,她还来不及感慨,程丽就微信私发了几张给艾滋病人做手术的照片。照片里,只有程丽一个医生、两个助手,没有严格的防护措施,手术室极其简陋,医疗器械也不全,感染风险极大。
“巴特拉省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是省里唯一一家妇产医院,但他们的医疗条件还不如潜江一个乡镇卫生院。”姚静说,非洲艾滋病患较多,多少次,程丽都顾不得自己的安危,挽救那些手术中大出血的病人,特别是碰到凶险性前置胎盘和胎盘植入术中大出血的,她经常在血水中战斗几个小时。直到手术结束,病人脱离了危险,才想起来那里的好多病人都不做传染病检查,这种时候程丽只能祈求自己抵抗力高点,病人没有传染病等等。
“我佩服程丽的勇气,面对这样的环境,还能去第二次。”相比姚静的担忧,同事22年的杨荣却乐观得多。
“我让他找个老外,赶紧生个混血宝宝。”杨荣说,程丽的适应能力特别强,闲暇时,她会去挖地种菜,帮厨做饭。同时,撰写《妇产科医生的援外手记》,记录在阿尔及利亚的工作和生活。
杨荣告诉记者,回国后,程丽经常跟她讲述在阿尔及利亚的故事。
阿尔及利亚没有计划生育,伊斯兰教不允许刮宫引产,最多的时候,程丽一个人要做8台剖腹产手术。
有一次,一位怀着双胞胎的产妇在自然破水后脐带脱垂,宫口却还没开全,助产士慌忙地到手术室喊程丽,她及时交代学生保护好手术台后,立即飞奔到产房。当看到产妇时,她知道手术已经来不及了。
为了抢救双胞胎儿,她果断进行臀牵引术娩出胎儿,此时新生儿已经出现了重度窒息,由于没有新生儿复苏囊,她只能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和徒手心肺复苏,经过不懈努力,成功抢救回了新生儿。之后,再顺利娩出第二个胎儿,把胎儿交给助产士后,迅速回到手术室继续手术……
这在国内是难以想象的情况,但在非洲,为了抢救生命,别无他法。
“忙碌的工作之后,最难熬的就是孤独,一走就是两年,不知家乡年迈的父母怎么样了,身体好不好。”杨荣告诉记者,虽然医疗条件差,但是当地群众很尊重医生,特别是妇产科医生,每次出手术室,产妇家属都会和程丽行贴面礼,并用阿拉伯语、法语道谢。“这才是她第二次赴非的动力和原因。”
临别时,记者不禁感叹,作为千千万万援外医生中的一员,程丽是平凡的,也是伟大的,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“不畏艰苦,甘于奉献、救死扶伤、大爱无疆”的中国医疗队精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