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为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,提升自防自护和自救能力,严防溺水事件的发生,2022年潜江市“保护母亲河”暨防溺水志愿服务在我市汉江水上义务救援中心举行了启动仪式。启动仪式上,市汉江水上义务救援中心表示,中心将在各个重点水域开展巡逻,开展防溺水安全义务劝导志愿服务活动,增强青少年和市民群众防溺水安全意识。
救援固然重要,但防范更加重要。打开百度搜索“学生溺水事件”,跳入我们眼帘的学生溺水事故触目惊心。2019年5月,5名松滋市沙道观镇中学的初中生至河边玩耍,意外溺水,不幸身亡;去年7月,全国仅3天内就发生3起学生溺水事故,造成16人死亡;今年5月,荆州江陵县实验中学5名中学生游泳时被水流冲走后失踪……
随着暑假的临近,即将进入每年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。为此,笔者再次呼吁:我们一定要珍爱生命,谨防溺水。
珍爱生命,谨防溺水,需要进一步强化对青少年学生的防溺水教育。防溺水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学生,但教育主体不仅仅是学校。学校、家庭、社区都要担负起教育青少年学生谨防溺水的责任。学校不仅平时要加强防溺水教育,在暑期即将来临的时刻,更要将防溺水教育作为放假前的一项极端重要工作来抓——可以通过校园网和校园广播宣传防溺水的有关知识,可以聘请有关专业人员到学校讲解防溺水的基本要领,可以利用电话、微信等通讯工具和家庭构建防止学生私自外出游泳的监督平台;可以印制简要的防溺水知识宣传单发放到每一个学生手中……家庭要时时刻刻明确孩子的去向,不能以工作忙为借口,更不能只顾自己娱乐休闲而将孩子放任自流,也不能因为孩子说约上了三五个同伴一起去游泳,就觉得可靠。社区也要利用宣传栏等宣传平台张贴防溺水公告,通过社区微信群、单元微信群等现代通讯平台提高家长对珍爱生命、谨防溺水的认识。
珍爱生命,谨防溺水,需要有步骤的加强满足青少年喜欢游泳天性的相关设施建设。今年5月31日,光明网就发表时评介绍:早在2017年,我国就有省份如海南,通过政府买单推出中小学游泳教学。将游泳纳入中小学课程,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,通过此举补上学生不会游泳的短板,并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。湖南省新田县三井镇七贤山村,村民利用一段地势平缓的河道,自发筹集资金修建了一个露天游泳池,成了孩子们的水上乐园。无论是政府买单的学校游泳设施建设,还是村民、市民自己开发的简易游泳场所,不仅能有效降低溺水事件的发生,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,是值得我们学习探索的好办法。(本网特约网评员 偏锋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