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进入潜江文明网网站! 今天是:
当前位置:首页 > 文明评论 >

让未成年人保护成为一种社会风尚

发布日期:2022-07-20 11:03:32   作者:潜江新闻网    来源:潜江新闻网    阅读:   保护视力色:       
  近日,为进一步宣传贯彻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,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,提高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,引导动员全社会共同关心关爱未成年人,市委宣传部、市妇联、市教育局及风信子社会工作室等部门、单位和机构联合发起了以“喜迎二十大 同心护未来”为主题的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活动。
 
  近年来,我市高度重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。无论是政府投资的多功能儿童服务中心、青年之家、未检法治教育基地,还是社会力量兴办的社会工作室、心理咨询室,都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保障。相关部门、单位、社会机构实施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活动项目,如“情暖童心”“希望工程”“童享阳光”“公益天使”等,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,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,一大批未成年人得到了关爱和教育。
 
  与此同时,我们仍要进一步加大未成年人保护宣传力度,进一步优化保护未成年人活动项目品牌,进一步扩大未成年人保护的受益面,让保护未成年人成为一种社会风尚。
 
  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力度,从方式方法上来说,就是要充分利用电视、广播、报纸、网络等媒体,宣传、解读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,让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深入人心,引发共鸣;可以开办社区、街道教育宣传专栏,开设未成年人保护主题公号,开通未成年人保护热线,让保护未成年人意识入心入脑。从内容上来讲,可以法治传宣传与理论宣讲并重,可以案例分析与问题解答并行,既注重宣传导向的正确性与规范性,又注意宣传内容的可读性、生动性,让宣传教育活动更有意义,更有成效。
 
  进一步优化未成年人保护项目品牌,一方面,要对全市现有的未成年人保护品牌项目进行梳理、整合,对长期坚持且社会效益显著的品牌项目给予更大的鼓励和扶持,对涉及面较小、社会效益不够明显的项目进行合理的必要的整合乃至删减。另一方面,还要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,适时开设新的未成年人保护项目,如开设专门对接留守儿童、困难家庭儿童、残疾儿童的活动项目,让未成年人保护活动项目更具针对性、实操性,也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。
 
  进一步扩大未成年人保护受益面,就是要动员、鼓励、支持更多的部门、单位、企业及个人参与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来。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,安排专人或兼职负责人负责,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常规工作计划、制定考评方案;以关工委、志愿者协会、义工联等机构为平台,吸引、培养更多的爱心人士、有识之士加入到保护未成年人工作中来。在扩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队伍的同时,可以相应地增设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基地,设立更多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点,面对面、点对点对接更多未成年人群体,在社会上掀起主动、自觉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的热潮,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新风尚。(网评员 周硕)